睢寧縣人民政府門戶網 www.chienyeh.com.cn
睢寧縣魏集鎮黃河故道又現清光緒年間石碑
魏集鎮地處睢寧縣北部,屬黃淮平原境內,故黃河橫穿東西,徐洪河縱貫南北,交通便利,地肥水美,古跡名人眾多,資源豐富。黃河故道在睢寧境內蜿蜒曲折,途徑雙溝、王集、姚集、古邳、魏集、梁集六鎮,全長68.5公里。沿岸分布著睢寧縣多處歷史古跡,包括古墓群,古村落等,“江蘇三絕”之一的漢畫像石就出土在兩岸。
近日,魏集鎮村民發現一殘缺石碑,立即上報縣文物主管部門。縣文體廣旅局分管同志、縣博物館考古人員到達魏集鎮陸圩村現場進行勘察工作。經初步勘察,該碑為陸姓祠堂碑。碑上刻有皇清例贈登仕郎陸等碑文,該碑為青石質,殘碑一方,立碑時間為清光緒20年。
根據碑文殘存的內容,考古工作人員初步認為該碑可能為祠堂碑。如果為家族祠堂碑,石碑殘缺的的部分應是用文言文介紹祠堂的歷史和家族的榮耀的篇幅,沒有具體的碑文可參考,所以無法給予肯定的結論。考古人員也做出另一推測,如是祠堂碑,也可能為家族祭祀神靈的廟宇及祠堂的石碑。具歷史記載,水神信仰作為古老的自然崇拜形式,在中國古代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居住在故黃河地帶的百姓,曾常年受到黃河水患的嚴重危害,稻田農作物受到澇害及繁忙的漕運和頻繁的河工于是導致徐州地區水神信仰興起,尤其在明清國家的倡導和推動下,當時徐州地方官員和普通民眾及家族建立起了眾多用于祭祀水神的廟宇和祠堂。
現場勘查工作結束后,該碑現存于魏集鎮村史館,建議該地村民如發現該碑的殘缺部分,立即上報,為接下來考古工作提供更多的研究信息,對研究清代當時睢寧縣魏集鎮的歷史文化增添華麗的光彩。